Health Resources


常見問題  --  黃瑞奇先生

按摩是否也是物理治療的一種?

針對不同的問題,治療師會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如熱敷、冷敷、電療、超聲波、手法治療、牽引療法、軟組織伸展,及有需要時可能用針灸法等。早期的肌肉痙攣也可用按摩手法鬆開扭曲的肌肉纖維。但物理治療不等於按摩或推拿。每個不同的症狀也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你的物理治療師會為你選取合適的方法。

脊醫與物理治療有甚麼不同?

基本上所有治療都有相似之處,同時也可以有效。不同範疇可能對痛症與受傷有不同見解。然而,物理治療師不僅處理脊柱問題,更處理其他的關節和退化性問題。透過病理研究、生物力學分析、軟組織治療和其他的不同治療方法,去重整病人關節、肌肉及姿勢的平衡並改善病情。物理治療亦不局限於手法或電療,亦會教導病人自我管理加上家居運動,達至長遠的健康目的。

當我有痛或受傷後,該隔多久去接受治療?

這視乎你受傷的嚴重性。如只是輕微受傷,可依照治療師的建議自行處理。如48小時後仍然有痛,應咨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的意見。我們不鼓勵病人痛至不能忍受才去求診。

每節治療需時多久?

基本上每節大約45至60分鐘。包括手力治療、電療、運動治療及家居運動等。病人應盡量出席每節治療以確保療效。在急性期時建議大約一星期三次治療,嚴重個案可能需要每天治療。中期時約二星期三至四次,當情況好轉,可減至一星期一次。

我需要很多次的治療嗎?

我們明白重新回到自己原有的工作、活動、生活的重要性,同時亦要符合經濟效益。故此我們會強調家居運動和自我保養。我們會教授病人一套家居自我運動以配合物理治療,這能夠提高病人的自我意識及加強自我保養的能力,亦可避免再受傷的機會。在一般情況下,每一個受傷部位的療程大約8次,歷時約4至6星期。

為何病情會反覆?

運動員及許多病人都會遇到病情反覆,這是因為肌肉仍未有足夠的強度、耐力、彈性,姿勢、軸心穏定性及動態平衡亦未理想。所以就算徵狀已得到舒緩,亦要處理好其他問題並改正姿勢和動作以免病情復發。

我應如何避免我的腰痛復發?

腰痛有六至七成的復發機會。要避免復發,可鍛鍊深層腹肌。因這肌肉群直接支撐脊椎,可幫助鞏固腰椎避免再次受傷,特別是運動或負重的時候。所以除非治療師告訴你已完全康復,否則不要停止治療,同時進行適合的保養作為預防性治療。

關節炎能夠治好嗎?

關節炎有多於100種,其中最常見的是退化性關節炎。關節炎是一個關節的發炎,通常伴隨有痛楚及紅腫,闗節變得僵硬及活動幅度減少。關節炎的患者可以做物理治療使情況改善。物理治療師會利用手力治療使僵硬的關節放鬆,利用電療減輕痛楚,同时亦可利用護托保護及承托關節的活動。

其次常用的療法包括冰敷、熱敷及超聲波。為了減輕關節的壓力,物理治療師會指導患者如何分佈重量及如何伸展受關節炎影響的關節。運動都是輕鬆及簡單的,目的是增加關節的活動幅度及增加肌力。

同時,休息也能減輕關節的症狀。

骨刺能夠治好嗎?

骨刺是骨骼新陳代謝過程中,額外生長的骨質。但若骨刺觸發炎症或水腫,或在比較少見的情況下擠壓到其他的骨骼及軟組織,例如韌帶,肌腱及,便有可能引起勞損磨蝕及痛楚。

骨刺是身體自我修補時生出來的骨質,對壓力及磨擦比較敏感,所以骨刺出現的部位,大都是身體承受較大壓力的位置。骨刺也是退化過程中的一個徵狀,通常出現在脊椎、膝關節及腳跟。

大部份人可能患上骨刺而不自知,亦無任何痛楚,但若骨刺擠壓到骨骼而令磨擦增加,便會因此引起紅腫、痛楚及撕裂。

骨刺的治療包括體重管理及筋肌舒展,以減輕關節的負荷及減輕骨刺的症狀。

何時熱敷何時冷敷?

在受傷初期並有腫脹時通常會冷敷。每隔一小時可敷一次,每次大約15分鐘。慢性疼痛則多數用熱敷,而濕熱會比乾熱好,每次大約30分鐘。冷敷或熱敷時應留意敏感性皮膚會容易凍傷或灼傷。